18053601282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新闻资讯>行业动态>禽类疫病检测仪使用方法科普

禽类疫病检测仪使用方法科普

分割线

文章来源:PCR仪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21 17:52:39

禽类疫病检测仪是一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便携式检测设备,可快速、精准检测禽类疫病病原体(如禽流感、鸡新城疫、鸭瘟病毒等),帮助养殖户、兽医及实验室人员早期发现疫情,阻断传播。以下是其核心使用方法及操作指南。

白底

一、检测原理

DNA扩增:通过高温变性、低温退火、适温延伸的循环反应,将样本中极微量的病原体DNA特异性扩增百万倍。

荧光标记:在扩增过程中,荧光探针与目标DNA结合,释放荧光信号,仪器实时监测信号强度,判定样本是否含病原体。

结果判定:软件自动分析荧光曲线,区分阴阳性结果,避免人工误判。

二、操作流程(以禽流感病毒检测为例

步骤1:样本采集与预处理

采集:取禽类咽喉拭子、血液或组织样本,置于无菌采样管;

核酸提取:使用配套试剂盒提取样本RNA/DNA,溶解于20-50μL缓冲液。

步骤2:试剂配制与加样

配制反应液:按说明书将荧光PCR预混液、引物探针、模板DNA混合(反应体系5-120μL);

加样:将混合液加入8联管或单管(0.2mL),密封避免污染。

步骤3:仪器设置与启动

开机:连接电源,启动7寸触控屏,选择“禽流感检测”程序;

参数设置(自动/手动):

温度程序:95℃预变性(3分钟)→ 95℃变性(15秒)→ 60℃退火延伸(30秒),共40循环;

荧光通道:选择FAM通道(适配禽流感探针)。

步骤4:运行检测

装载样本:将8联管放入半导体加热模块,确保孔位对齐;

启动运行:点击“开始”,仪器自动完成升降温(速度≥2℃/秒),3秒/板采集荧光信号。

步骤5:结果分析

曲线判读:软件实时显示扩增曲线,阳性样本呈现“S”型上升;

自动报告:检测结束后,生成PDF/Excel报告,显示CT值及阴阳性结论。

三、核心优势与注意事项

优势:

快速高效:40分钟内完成检测,升降温速率快(最高7℃/秒);

便携易用:体积小、触屏操作,适合养殖场、实验室及现场检疫;

高精度:温控精度±0.1℃,支持多通道(FAM/VIC)检测,避免漏检。

注意事项:

防污染:实验分区操作(试剂准备区、样本处理区、扩增区);

耗材匹配:仅适用透明PCR管,避免使用不透明或变形耗材;

定期校准:每月用标准品验证温控模块及荧光检测精度。

四、适用场景

养殖场:定期筛查禽群,预防禽流感、鸡新城疫等疫情暴发;

兽医机构:快速确诊病禽,指导用药与扑杀;

食品检疫:检测肉制品中病原体残留,保障食品安全。

总结

禽类疫病检测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,将复杂的分子检测流程简化为“加样-启动-读结果”三步操作,兼具精准性(CT值判读)与便携性(7寸触屏、8联管设计),是禽类健康监测与疫病防控的高效工具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pcryq.com/hydt/297.html

相关产品

相关文章